BloggerAds廣告

亞果出任務 Argo 史實改編 電影故事

大家看過這部扣人心弦,讓人從頭緊張到尾的電影了嗎?
它改編自歷史上發生在1979年11月4日"伊朗人質危機"事件,究竟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!

由於當時的前伊朗國王"穆罕默德·禮薩·巴列維"長期接受美國大量的軍事與經濟援助,執政時卻過著奢華無度的生活,導致民怨而被革命推翻,從而流亡海外。1979年10月,美國接受巴列維前往治療淋巴癌的要求,再一次激起伊朗國內的群情激憤,因而導致了挾持人質事件的發生。一開始總共有66位美國大使館外交與相關行政人員被軟禁,經過了不斷的斡旋和各方情勢的變化及壓力下,最後的53位人質在1981年1月20日被釋放,整起事件歷時長達444天。


在這期間,同時發生了許多電影裡面沒能詳提的事件,像是:

1.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對伊朗施加了經濟和外交壓力,除了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,還驅逐某些伊朗人出境,以及凍結大約價值80億美元的伊朗人在美資產。另外並批准了一項名為"鷹爪行動(Operation Eagle Claw)"的軍事救援任務,最後卻因為指揮不良及設備不足而全盤失敗,甚至造成8名美軍陣亡。

2.1980年11月總統大選,卡特連任失敗,有人推測和處理人質事件的無能有關。但也有政治陰謀論指出,伊朗當局和後來當選的雷根陣營有秘密協議,希望延後釋放人質的時間。(雷根在1981年1月20日就職,典禮後幾分鐘,人質就被釋放)。


至於為了營救事發當時逃離大使館的6名"住客(houseguest),進而計畫的敵後救援行動,CIA在1997年慶祝成立50周年的時候進行了解密。因此讓我們有機會看到當時的探員Antonio J. Mendez(班艾佛列克劇中飾演的角色)對整起事件的自述,和電影略有出入的地方是:

1. Antonio想到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,其實是在打包行李的時候,當時想要找一個出奇不意,絕對不會讓人聯想到這是個救援任務的偽裝方案,另外還有人建議偽裝成流浪教師或是考察中的農業經濟專家。因為考量到伊朗高層很可能為了減少國內的經濟問題(因為部分資產被美方凍結),以及改善聲名狼藉的國際關係,而接受拍攝電影的申請;後續甚至可以藉由電影工作人員和器材設備的名義,想辦法運輸軍事人員和武器進入德黑蘭,所以拍片方案也被列入選項之一,實際上,最後是由6名受困人士自行投票決定使用何種方案來逃離伊朗。


2.真實事件中協助Antonio的是專業化妝Jerome Calloway和他的一位助手,他提供了關於電影製作和勘景人力配置的建議,以及協助設立Studio Six辦公室。Antonio和Jerome一起找到了具有科幻元素、中東情調和神話色彩的劇本"Argo"(當時星際大戰正紅),Argo代表了南船座,是希臘神話中英雄Jason帶領眾人,度過重重危險去尋找金羊毛(Golden Fleece)的座船,於是他們想,還有什麼比它更能象徵實際情勢的呢?
當時設計的電影海報
3.進入德黑蘭後,整個營救活動進行得相當順利,後來並沒有發生如電影中千鈞一髮的追逐,反倒是瑞航班機delay了一個小時,仍有驚無險的將眾人運離伊朗。整起事件中,加拿大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除了大使的收留,還包括協助假身分的製作,以及事成之後可能承受伊朗報復的風險等等。本片在加拿大特映的時候,曾有人抗議片中將加拿大的貢獻邊緣化,因此班導才在片尾加上"這次的成功歸功於美國與加拿大政府的合作,此一事件也成為國際間合作的經典案例"。

卡特總統(右)與Antonio在事件結束後合照
PS: Studio Six在救援行動結束後,仍持續運作了幾個星期,當時總共收到26份劇本的投稿,其中有許多具備賺大錢的潛力,甚至有一份是來自於Steven Spielberg!(早知道就當作副業繼續拍下去...)


Director:

 

IMDb: http://goo.gl/xEQioW (7.8)
亞藝租片網: http://goo.gl/DpRUdM